這個標準對科學理論似乎是合適的。科學理論既能提供解釋又能提供預測。1871年,門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這個周期表為已知的62種元素提供了說明,同時預言了三種新元素,鎵、鈧、鍺,15年內,人們相繼發現了這三種元素。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對物體運動提出與牛頓體系至少同樣有效的解釋,同時又預言了牛頓體系做不出的預言,例如,光線在通過大質量物體的時候會發生彎屈,1919年,愛丁頓在日全蝕時通過觀察證實了這一預言。彭齊亞斯和威爾遜〔Arno Penzias and Robert Wilson〕1965年發現宇宙背景輻射,后來更敏感的儀器測量到宇宙微波輻射的溫度為2.7K,正符合大爆炸理論的預言。這對大爆炸理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總的說來,科學理論越來越傾向于以假說形式提出,從這一假說可以推導出某種預測,而理論是否正確,相應地越來越依重于預測是否得到證實。